首页车型库经销商资讯 视频活动/车展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动态 > 正文

加价提车背后暗藏利益链条 行为违法少有监管

发布日期:2013/5/20
来源:互联网/ 本站作者

加价背后是逃税和腐败

对于加价售车,4S店给出的理由是供不应求。“订单太多、产能不足、车源太少。”上海乐盛长安福特汽车销售公司的工作人员说。北京长福新港4S店的销售主管也说,翼虎今年的产能是4万台,只有7%是顶配和运动款的,全国400多个经销商每家只能分到几十台。

供不应求,加价销售;供过于求,降价销售。表面上看来,似乎就是市场规律在起作用。但细想一下,却经不起推敲:既然是市场规律,为何不明码标价呢?

“刚上市的车型供不应求,可以理解,但有的车型已经上市数年仍在加价销售,就不能简单地用供求关系来解释了。”上海市工商局公平交易处副处长郑宏说,不排除一些汽车生产商和经销商建立利益联盟,故意营造紧张气氛,人为地制造供需矛盾。

业内人士介绍,如果发票上的价格仅为该车型的原本售价,那几千甚至几十万的“加价提车费”就无需缴纳任何税款,属于“无本万利”。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经销商告诉记者,加价提车背后,可能还隐藏着腐败甚至犯罪。热销车型的货源分配权限在厂商的某些部门、某些人手里,有的经销商甚至通过贿赂的方式取得更多货源,然后加价销售。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常务理事贾新光(微博)举例,一款畅销车型的月产量只有两万辆,而市场需求达到3万辆。经销商拿到的货源越多,就意味着获利越丰厚。一些4S店为了拿到更多的车,就会向掌握指标分配权的厂商高管输送利益。

“这就是为什么有的4S店有车,有的却拿不到车,购车者加价能提到车,不加价只有干等。”贾新光说,4S店加价销售,部分所得归自己,部分所得要让渡给厂商高管,也就是将多拿车的成本转嫁到购车者身上。

2012年6月初,一汽大众销售公司副总经理静国松因为经济问题被纪检部门带走调查。据相关人士介绍,静国松或涉嫌在给经销商分配紧俏车辆时获取了非法收入。静国松出问题后不久,一汽大众就发布了《关于禁止对大众品牌产品进行加价销售的通知》。

加价行为违反价格法

4S店加价售车,购车者加价提车,看似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合情合理,实则不然。中国消费者协会律师团律师邱宝昌认为,加价售车违反了价格法关于明码标价的规定,强制加装饰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而且还违反了消法规定的公平交易和自主选择权。

“我们在世界各地都严禁加价提车行为,畅销产品可能暂时供不应求,但是只能排队等待,不允许加价插队,这会影响到一个品牌的声誉。”欧洲某豪华跑车品牌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业内专家指出,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不存在加价提车问题。

“需要加价提车的均为进口车或合资品牌车,这是因为境外汽车厂商控制或垄断了这些所谓紧俏车型的销售市场。”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名誉会长徐秉金说,按照现行的《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境外汽车生产企业可以在我国设立独立的汽车销售公司,并授权其销售公司作为我国市场的总经销商,“进口和合资品牌乘用车占了我国乘用车生产销售的70%以上,这意味着境外汽车生产企业通过其总经销商,直接或间接地控制了其汽车销售的各个环节。”

上述欧洲豪华跑车品牌有关负责人也表示,实际上厂商完全可以管住经销商,问题是想不想管,是不是真管。

北京两高律师事务所律师董正伟说,价格法规定经营者不得在标价之外加价出售商品,不得收取任何未予标明的费用。加价提车明显违反了价格法的上述规定,当有消费者投诉的时候,价格主管部门完全可以进行查处。

业内人士认为,应该通过硬规范和软规范两方面下手:一是支持消费者进行诉讼和投诉,经销商加价售车行为一经核实,价格、工商等监管部门就要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处罚;二是各地消保部门应加强对加价提车的点评力度,并及时向社会公开发布。